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工程項目  

山西有鉛鋅冶煉廠嗎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1-12-26 02:32:40

山西 河津市振宏鋅業有限公司 橫罐煉鋅 年產5000噸。
廣靈縣聚源銀業有限公司 1.2平方米鉛鼓風爐1套,,年產6000噸鉛。
天鼎實業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礦業,鉛冶煉
山西吉天利10萬噸再生鉛冶煉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支村鉛廠

山西地表改變的情況

山西省的長處在煤,短處在水。煤和水的關系是典型的“木桶理論”型關系,山西的快速發展不取決于煤炭資源優勢有多大,而是取決于水資源的保障能力有多強。要保證山西的可持續發展,首要任務是要解決好山西的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問題。

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山西發展的“瓶頸”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460立方米左右,只及全國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4%。在歷史和自然等諸多因素的長期作用下,高耗水、高污染尤其是破壞水資源的采掘工業已成為山西的主體產業,山西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于水資源供給量的快速增長,水資源消耗、損耗量逐年增加;同時通過污水排放等途徑,污染、破壞了大量水源,加速了山西水資源衰減進程。山西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目前,全省供水量已經占到水資源總量的77.3%,可用水資源幾乎開發殆盡。在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已達20億立方米左右;已有22個城市、70個縣城缺水、數百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

據分析,到2010年,山西省中等干旱年的缺水量將達到50億立方米,大約是目前缺水量水平的2.5倍。如果不加遏制,放任這種勢頭自由發展,“山西水資源危機”將成為可怕的現實。2000年,山西可持續發展指數已經倒退到全國倒數第4位,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水資源的破壞、污染、短缺。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山西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傳統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解決山西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傳統思路和模式,一是加大境內天然水資源(即地表水和地下水)開發利用強度;二是進行大規??绲貐^和跨流域調水。

山西省內地表水、地下水已經長期處于超高強度開發利用狀態,繼續進行天然水資源開發已無潛力可挖,一些大型建設項目在布局上已經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嚴重制約,部分煤礦只能利用少量礦井水供應生產生活,一些農村甚至方圓十幾公里內找不到水源。而且,長期超高強度開發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經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后果。目前,全省85%以上的河流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半數以上的河流或河段已經喪失了使用功能,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有河必干,有水必污”的嚴重局面;地表水過度開發,造成了年勝一年的江河斷流問題;地下水長期嚴重超采,使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質退化、漏斗面積增大和地表塌陷、裂縫等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繼續加大境內天然水資源開發強度無異于飲鴆止渴,傳統水資源開發道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從引水情況看,在引黃工程之后,繼續大規模引水入晉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山西的周邊省區也都是嚴重缺水區域,除了引黃入晉工程外,山西實際上已經無水可引。隨著污水資源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成熟,長距離、大規模調水的經濟和技術合理性也隨之下降。按目前的實際情況計算,大型引水工程單位水量的綜合成本至少是污水回用的2~3倍。水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水價過高,必然會損害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能力,制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距離、大規模調水終究不是一種可持續的水資源利用模式,把引水模式長期化、戰略化,既不可取也不可行。

污水資源化是解決山西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

堅持治污為本,通過污水資源化途徑解決山西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是一項針對性極強、現實意義巨大的戰略舉措。

山西污水資源化潛力巨大。目前,全省年污水排放量大約是10.52億噸,到2005年,即使目前的污水排放控制措施全部落實并取得預期成效,全省的污水排放量仍將增加到11.3億噸,大約是引黃工程引水到太原總水量的1.8倍。即使不能全部實現污水資源化,只要能嚴格落實山西省環境保護“十五”規劃和海河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到2005年,全省每年可實現污水回用7.8億立方米,相當于全省新增14%的供水能力。

污水資源化經濟效益顯著。從節約投資方面看,如果利用城市現有的二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回用工程,單位水量的投資額與引水距離15公里的引水工程相當;即使新建二級污水處理設施,單位水量的污水資源化工程基本建設投資也僅相當于引水距離36公里的引水工程投資。從山西省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實施的引水工程投資看,單位引水量的投資額基本都在污水資源化單位水量投資額的兩倍左右。從供水價格看,污水資源化用于工業冷卻水的總成本價僅1.2元/立方米,不僅大大低于引黃入太原的成本水價,而且也大大低于主要引水工程投產后全省的預計綜合水價。即使不考慮水價上漲因素,初步測算,如果能如期實現全省7.8億噸的污水回用量,污水資源化工程將每年為全省創造13億元以上的直接經濟效益。

污水資源化的生態環境效益突出。到2005年,如能按規劃使全省污水回用量達到7.8億噸,每年至少可減少地下水開采量5.8億噸,使目前全省的地下水超采量下降45%,減輕對地下水資源的污染,有效緩解因地下水超采而引發的地表沉降等生態問題;同時也有利于減輕對天然地表水的開發強度,緩解天然河流缺水、斷流問題,進而減輕因河流缺水而造成的其他生態問題。污水經處理后回用于農業灌溉,可以提高農業灌溉水質,保護農業生態,發展綠色農業,促進人民身體健康。

觀念和政策創新是推動山西污水資源化的關鍵

與先進國家相比,山西的污水資源化工作還有很大潛力可挖。目前,山西省每年用于污水資源化的投入只占全省GDP總量的0.07%,平均每56萬人才擁有1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而發達國家的這一比重普遍都在0.5%以上,平均每5萬人就擁有1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山西省的污水工業回用率僅為0.9%,而發達國家的污水工業回用率已經達到30~50%。

制約山西污水資源化的關鍵因素,一是觀念,二是水價,核心問題是污水資源化的利益驅動機制和產業化經營機制不健全。

落后的水資源觀念與扭曲的水價體系是相互依存的,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污水資源化工作從投資建設、運營管理、選擇用戶到收費盈利的正常利益驅動機制難以形成,產業化經營機制無從建立。其結果是污水資源化工作的投入長期不足,設施嚴重短缺,僅有的設施也因運營經費不足而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益。

要改變這種局面,基礎是轉變觀念,關鍵是創新政策,核心是為污水資源化的產業化經營創造條件。

一是要大力宣傳,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水資源“稀缺”、水資源有價的觀念,強化全社會節水意識;要通過建立樣板示范工程等多種方式,普及污水資源化知識,引導社會認識再生水,克服用戶對再生水的不信任感。

二是要盡快理順水資源價格體系,培育污水資源化的動力機制。要結合引黃工程的實施,盡快扭轉水價偏低的局面,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減污意識,引導用水單位積極利用再生水;要參照國際慣例,逐步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利用價格杠桿調節污水排放量,并合理補償污水處理機構的運營成本;要逐步建立“按質論價”的水資源價格體系,拉大再生水與優質自來水之間的價格差距,擴大再生水使用比例,逐步實現水資源消費結構合理化。

三是要保證再生水用戶的利益,穩定并擴大再生水用戶。再生水保證使用時,可恢復使用原先的水源,解除再生水用戶的后顧之憂;同時要明確規定,對無故使用新鮮備用水源的行為給予處罰。

四是要拓寬污水資源化項目融資渠道,推動污水資源化項目企業化運營管理。要在理順水資源價格體系的同時,進一步改革政府投資、市場有限補償的傳統污水資源化項目投資體制,逐步建立社會投資、政府補助、市場補償的新型投融資體制。要認真研究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設的環境和資源代價,爭取更多的國家補償性投資,并力爭早日設立山西省環境保護基金或水資源補償基金,進一步穩定和增強政府投資能力。要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污水資源化項目,承認投資人的利益主體地位,允許投資人在政府監管下依法經營,合理收益,推動污水資源化項目企業化運營。要大膽嘗試,積極在污水資源化建設領域引入BOT等新興項目融資方式,努力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興公益性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機制。

五是要從全局出發,制定綜合配套政策。要把污水資源化工作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統一管理,統籌安排。要加大天然水資源保護力度,嚴格控制地表水開采量,在地下水水位回升前,要嚴格禁止新增地下水開采量。要完善和制定有關污水回用的技術政策和標準,加大研究開發投入力度,引進和研發一批適合省情的先進適用技術,增強污水資源化的技術保障能力。要高度重視污水回用的安全問題,環保、衛生防疫和市政等部門要密切協調,加強管理,確保萬無一失。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午夜DJ视频在线观看免费